一、了解志愿填报的基本规则
志愿填报时间:2024年北京中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13日至7月17日,考生需在此期间内完成志愿填报。特别注意,7月17日17:00后考生不能修改志愿信息。
批次设置:志愿填报分为提前招生批次、指标分配招生(包括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和统一招生批次。考生需明确各批次的录取顺序和条件,合理安排志愿。
志愿数量与专业:共计3个批次28个志愿48个专业。提前批次主要是贯通项目,共8个志愿;指标到校批次包括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共8个志愿16个专业;统一招生批次包含普高、国际班、贯通项目、中职类学校等,可填报的志愿数量较多。
二、科学合理的志愿填报策略
冲一冲:第一志愿可以填报比自身历史最高成绩高一个档次甚至两个档次的学校,作为冲刺目标。
稳一稳:中考成绩和预估录取线相同或接近的学校,应作为重点考虑对象,放在中间志愿位置。
保一保:选择比预估成绩略低的学校作为保底志愿,确保至少有一所学校能够录取。
垫一垫:最后几个志愿可以填报一些录取线较低的学校或专业,作为最后的保障。
三、注意志愿填报的顺序和梯度
避免颠倒批次:第一志愿栏既可以填报第一批次的学校,也可填报第二批次、第三批次或第四批次的学校。但需注意,若第一志愿栏填报的是第二批次的学校,第二志愿栏只能填第三批次或第四批次的学校,不能填报第一批次的学校。
按顺序填报:在填报各批次志愿时,应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确保志愿之间有一定的梯度。
四、多渠道获取信息
学校官网:通过学校官网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学科设置、住宿条件等信息。
招生简章:认真阅读《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简章(2024年)》,了解各学校的招生计划、招生条件、加试要求等。
开放日活动:参加学校的开放日活动,亲身体验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五、关注专业特点和个人兴趣
了解专业特点:了解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前景等,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优势的专业。
认清自身实力:结合自己的中考成绩、平时成绩和模拟考试成绩,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水平。
考虑个人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有能力学习的专业和学校,有助于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六、仔细核对信息并及时修改
核对信息:在填报志愿前,要仔细核对个人信息和志愿信息,确保无误。
及时修改:在志愿填报期间内,考生可随时登录系统修改志愿信息。但需注意截止时间,避免错过修改机会。
通过以上科学合理的志愿填报策略,考生可以提高录取的成功率,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北大附
清华附
2023年录取分数线为640,海淀对应区排为1896
首师大附(2023录取分数线636,对应区排3074)
学校普通班(专业代码01)
海淀区考生中考成绩在全区排位1700名以前有机会进入
学校创新教育实验班(专业代码03)
海淀区考生中考成绩在全区排位700名以前有机会进入
东城区
欢迎东城区中考排名1300名以内的同学报考北京五中。
就以往的招生情况来看,排名1000以内的考生可以申请实验班,排名前800的考生可以申请领航班
叶企孙实验班录取位次大概1200名,普通班为2000名左右。
今年将招收两个班共80人的东直门-165中学联合培养班,录取预估位次为2400名:
据往年的情况来看,中考区排名1300左右能进汇文中学
目前建议1500名之前的考生关注本校
1800以内的关注龙潭中学
排名参考:1300名之前。
东城区排名3300名左右比较有把握
参考位次:4200-4500名左右的学生。
建议3类考生关注北京一中
①东城区排名1000-1500名的考生:考不进五中但希望进入五中学习,可通过报考北京一中实现梦想;
@全区排名4500名左右的考生,将为你提供人文社科类实验班型,还有机会进入五中短期或长期学习;
③区排名4800-5000名左右报考一中,有机会享受到示范校的优质资源。
东城区排名4000名之前的考生,可以确保被24中录取并进入实验班,该部分同学请到学校咨询交流。集昌事清买前督策、4200名左右的学生有可能被录取,请同学们大胆填报
3000名以内可以报考我校,2800名以内比较保险,2500名可以进入领域实验班,2000名可以进入徐特立实验班。
中考成绩在东城区排名3000以内位次的学生报考学校录取几率较大。
2023学校录职最低分数为563分,对应区排5824可参考
北京五十中(2023录取分数线614,对应区排3519)
东城区排名在前一半以内的考生报考五十中学都有较大的希望被录取;约1500-2000名以内的考生可以考虑思齐班;区2000-2500名以内考生基本上可以进实验班
东城全区排名1500名以前的考生可以选择数学实验1班报考,位次2000-2500名之间的考生可以选择数学实验2班和树人实验班。
西城区
通州区
朝阳区
大兴区
升学备考规划和交流,扫下二维码进群


最近,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实验中学等顶尖高中校正式开启了2024年中招活动,同学们是不是很激动呢?两校将于5月初举行校园开放日,为了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两校还公布了招生老师的联系方式,想提前跟学校取得联系的同学赶快行动吧!
今天,admw360教研组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部分顶尖高中校2024中招信息,有意愿的同学一定要抓紧联系学校了!

根据市区统一要求,北京四中2024年中招特长生招生启动。今年我校继续招收科技特长生、文艺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招生范围包括东城区、海淀区和朝阳区等全市各个区县,招生简章和具体要求近期发布,敬请关注。

5月初北京四中将举办校园开放日,欢迎广大考生和家长入校参观咨询。
为满足广大考生和家长的需要,了解更多北京四中招生信息,特组织教师团队接受咨询。请根据学生初中校,添加北京四中老师的微信进行咨询。
也可发邮件咨询:sizhongzhaosheng@bhsf.cn




完





]]>
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生加分和优先录取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通知里明确了加分和优先录取资格考生的认定及工作程序,北京admw360中考网为大家整理,供大家参考。
(一)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在录取时加20分给予照顾:
1.烈士子女考生。
考生将《烈士证明书》或《烈士光荣证》交由初中学校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学校将证书复印件交由区中招办进行复审;复审通过后由区中招办将汇总名单及证书复印件报考试院中招办;考试院中招办将各区汇总名单报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优抚处审核。
2.现在驻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西藏自治区,军队划定的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和在高风险、高危害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含已工作并将连续工作3年以上)现役军人的子女和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以及有子女后曾在该地区和岗位累计工作5年以上现役军人的子女和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
(二)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在录取时加10分给予照顾:
1.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和伤残人民警察。
人民警察优抚对象及其子女资格审核分级进行,在京中央政法机关工作人民警察优抚对象及其子女由所在局级单位人事部门进行初审,合格后报所属中央政法机关人事部门复审;北京市政法系统人民警察优抚对象及其子女由所在市级政法单位政治部初审,合格后报市委政法委员会进行复审。
属于铁路、交通、民航、森林公安局、海关缉私局及所属单位人民警察优抚对象及其子女由本系统公安局初审,合格后报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复审。
2.见义勇为人员本人,以及因见义勇为死亡和一至四级伤残人员的子女。
考生将《见义勇为人员证书》、《见义勇为人员残疾证》交由初中学校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学校将证书复印件交由区中招办进行复审;复审通过后由区中招办将汇总名单及证书复印件报考试院中招办;考试院中招办将各区汇总名单报北京市民政局见义勇为权益保护处审核。
3.现在担任战备值班任务的师以下战斗部队连续工作3年以上(含已工作并将连续工作3年以上),以及有子女后曾在担任战备值班任务的师以下战斗部队工作累计满5年的现役军人的子女;现在担任灭火救援任务的总队(含)以下单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含已工作并将连续工作3年以上)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以及有子女后曾在担任灭火救援任务的总队(含)以下单位(或担任战备值班任务的师以下战斗部队)工作累计满5年的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现在驻国家确定的一类、二类艰苦边远地区以及军队划定的三类岛屿部队连续工作3年以上(含已工作并将连续工作3年以上)现役军人的子女和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以及有子女后曾在该地区和岗位累计工作5年以上现役军人的子女和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子女和消防救援人员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和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和残疾军人;在军事训练和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荣获二等功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现役军人的子女;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
(三)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在录取时加5分给予照顾:
1.归侨(华侨)子女考生。
归侨(华侨)子女考生持亲属关系证明及相关身份材料到学籍所在区侨办办理资格审核手续。
2.台湾省籍考生。
考生将考生本人、考生父母有效身份证件(户口本、身份证或台胞证)交由初中学校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学校将复印件交由区中招办进行复审;复审通过后由区中招办将汇总名单及复印件报考试院中招办;考试院中招办将各区汇总名单报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审核。
3.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
考生填写“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少数民族考生加分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后,学校根据考生提供的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对“申请表”各项信息进行核对,核实无误后在“申请表”上盖章确认,登录中招信息服务平台,录入考生转出地区等相关信息。学校将盖章的“申请表”、户口簿复印件汇总后上报本区中招办。各区中招办核对“申请表”信息与学校录入信息是否一致,核实无误后在“申请表”上盖章确认,将本区“申请表”汇总后上报考试院中招办。市民委、市教委对申请考生进行资格审核。
(四)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在录取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
现役军人子女、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初中阶段回国)。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考生需持驻外使领馆出具的《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回国证明》,到区中招办办理资格认定手续。
(五)加分和优先录取享受顺序
如有符合以上多种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自行选择享受其中一种加分待遇。
已享受加分待遇的现役军人子女、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则不再享受在录取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
享受加分和优先录取考生信息于5月28日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公示。
指标分配招生计划不低于50%
按照教育部关于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相关政策要求,将全市优质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一般初中校。统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落实指标分配政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部分优质普通高中可适当编制跨区招生计划,重点向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区域倾斜;城乡一体化普通高中可在资源输出区适当编制跨区招生计划;民办高中主要面向办学所在区招生。中专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等有关学校可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在全市范围招生,不对各区分配招生计划。
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按照统一招生模式录取,主要面向办学所在区招生。学校可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后,考生填报志愿前,组织进行以外语能力为主的资格性测试,确定合格名单后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备案。在统一招生中,对符合条件的考生依据志愿和成绩进行录取。
为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方式,继续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试点;在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部分普通高中继续开展登记入学试点。已被登记入学和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继续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记为“合格/不合格”,不公布原始分数,不提供小分查询,不再参加中招志愿填报和其他招生录取。
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4年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工作的通知》(京教职成〔2024〕7号)要求,继续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试验项目,优化中高职衔接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打造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贯通式培养立交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分为高本贯通和中本贯通,各专业均面向全市招生,不对各区分配计划指标。
考生可申请回户籍报考
学籍和户籍不在同一区的本市户籍考生,可自愿选择在学籍或户籍所在区报考,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选择回户籍所在区报考的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到户籍所在区中招办确认并办理报考手续。回户籍考生如参加城区学校面向全市招收特长生的招生,其学籍和户籍须同属城区或者同属于郊区。
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具有同一学校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可参加指标分配及面向特定初中学校的定向招生。往届生、外省回京报名考生以及回户籍报考考生不能参加上述招生。
中招录取总分为670分
2024年本市继续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
中招录取总分为670分,计入总分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和体育与健康,其中历史和地理、化学和生物分别选择分数高的一门计入。
2024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坚持以学定考,不断提高命题质量。按照“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分区评卷”的方式进行。
中招录取总分670分中,语文试卷总分值为100分,数学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外语总分值为100分(卷面成绩60分,听力口语成绩40分),听力口语考试采取计算机考试方式,与统考笔试分离,有两次考试机会。
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六门科目分值均为80分,其中卷面分值70分,实践活动分值10分。
文化课考试时间为6月24日至26日。

体育与健康科目分值为50分,其中现场考试30分,过程性考核20分。
专业加试包括提前招生专业测试和统一招生专业加试。考生报考须专业加试的专业,应在规定时间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专业加试,加试合格方可填报相关志愿。专业加试工作由学校在全市统一规定的时间组织实施,并按要求报送加试合格考生名单。
2024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实行考后知分报志愿
2024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参加贯通项目提前招生、指标分配招生、统一招生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依据招生简章填报志愿。
贯通项目提前招生共设8个志愿,每个志愿学校可填报1个专业。录取总分达到490分的考生方可填报相关志愿。
指标分配招生共设8个志愿,每个志愿学校可填报2个专业。录取总分达到570分,且综合素质评价达到B等的考生方可填报相关志愿。
统一招生共设12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2个专业。
中招录取分三阶段
2024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录取按照提前招生、指标分配招生、统一招生三个阶段进行。被前一阶段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一阶段的录取。
提前招生录取。提前招生录取包括贯通项目提前招生录取和贯通项目以外其他学校提前招生录取。
贯通项目提前招生录取是按照招生学校贯通计划,依据考生录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录取。贯通项目录取先于其他提前招生学校进行。被贯通项目录取的考生,不能再参加后续其他方式录取。
指标分配招生录取。指标分配招生录取包括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招生录取,在提前招生录取之后,统一招生录取之前进行。录取时按照优质高中校额到校计划、市级统筹计划和初中校分配的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名额数,依据考生录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录取。
统一招生录取。统一招生录取按照学校招生计划,依据考生录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录取。
在统一招生阶段未录取满额的学校可以申请参加志愿征集录取,学校(专业)录取条件、范围以及录取方式与统一招生相同。有加试要求的学校(专业)不能再组织加试。考试院统一公布参加志愿征集录取的学校、专业和计划。未被录取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征集志愿,考生填报有加试要求的专业需加试合格。
对特殊学生的录取规定
获得市级三好学生证书的应届初三学生,参加考试后可以直升本校高中。凡选择直升本校高中的市级三好学生须将本校高中招收此类考生的普通班专业填报在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方可以市级三好学生身份被该校录取。
体育、艺术和科技特长生报考有关学校,按照市教委相关文件要求测试合格后,须将该学校招收特长生的普通班专业填报在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方可以特长生身份被该校录取。
报考招收“大学子弟班”、“特色实验班”学校的考生,在符合报考条件下,须将该校招收此类考生的普通班专业填报在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方可以相应身份被该校录取。
报考招收“宏志班”专业的考生,在符合报考条件下,须将该校招收此类考生的专业填报在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如要报考两所或两所以上学校的宏志班,则须从第一志愿起连续填报。
以外交部子女身份报考北京市第二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外交部子女班的考生,须将上述学校的外交部子女班作为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填报(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也可作为连续填报的第二志愿);以外交人员服务局子女身份报考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外交人员服务局子女班的考生,须将该校(专业)作为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填报。
符合录取条件的残疾考生,各招生学校要予以录取。
有关加分和优先录取的规定如下:
烈士子女考生,在录取时加20分给予照顾。
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在录取时加10分给予照顾: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和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见义勇为人员、因见义勇为死亡和一至四级伤残人员的子女。
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在录取时加5分给予照顾:归侨(华侨)子女考生;台湾省籍考生;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
军人子女加分和优先录取按照《北京卫戍区政治部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北京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的通知》(京政联〔2013〕1号)要求执行。
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加分和优先录取按照《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消防救援人员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的通知》(京应急发〔2019〕32号)要求执行。
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初中阶段回国),在录取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
如有符合以上多种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自行选择享受其中一种加分待遇。已享受加分待遇的现役军人子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则不再享受在录取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
凡享受加分和优先录取的考生将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上予以公示。
符合报名、报考条件的往届考生参加录取时,录取总分减5分后进行录取。
对不予录取考生的规定
各招生学校(专业)不得录取未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
经批准进行专业加试的学校(专业)不得录取未进行专业加试或专业加试不合格的考生。
各招生学校(专业)不得录取未参加中招体检或身体条件未达到本学校(专业)要求的考生。
主要日程安排
4月-5月:体育现场考试
4月23日:普通高中登记入学录取结果查询
4月下旬:发布2024年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简章
5月10日至31日:体检中心网站查询体检结果
5月12日至16日: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
5月20日: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录取结果查询
5月15日至17日:拟报考宏志班专业考生向所在初中学校申请
5月10日前:回户籍考生向所在学校提出回户籍申请
5月20日8:30-12:00:回户籍考生到户籍区办理确认手续
5月28日:公示加分和优先录取考生信息
6月份:发布2024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简章
6月24日-26日:初三年级学考文化课考试
7月9日12:00:公布初三学考成绩及分数段人数统计
7月9日13:30-16:30:初三学考考生查分
7月9日13:30-16:30:网上咨询
7月10日至11日:专业加试
7月13日至17日:志愿填报
7月中旬至8月上旬: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