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w360高中部:高复生,回京生,应届生,高一至高三寄宿招生简章
★京籍高考复读生,应届回京生,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可办理学籍; 非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
★招生班级:鸿志班、笃学班、翰林班
★招生对象
京籍全日制:高复生,京籍回京应届,高一至高高三应届JD生,可解决应届生学籍
非京籍全日制:外地高一至高二应届借读生
★目 标:北大清华等985,211院校
★师 资:海淀高中校长,教学管理,特邀海淀高考团队授课。
★上课地址
海淀校区:走读全日制为主
昌平校区:全封闭寄宿军事化管理。
★咨询电话:400-6168-182 010-62526900
进QQ群:868658724,获取最新高考试题答案、考试政策等信息

关注“admw360强基和竞赛升学圈”公众号,获取最新高考资讯
「 清北高考投档线差距不大 」

从高考投档线来看,清北两所高校差别不大,除新疆省差距为8分外,其他省份基本在4分以内的差距,从位次来看,清北两所高校间高考投档线位次最大差距在山东省,为36位,但分数差距也仅为2分。
综合来看,清北高考投档线的变化幅度也非常小,想要裸分上清北的同学可以参考历年的清北高考投档线作为目标进行冲刺。
「 2023强基入围线清华低于北大 」

从强基入围分数线来看,2023年北大除安徽、河北、山东三省分数线略低于清华外,在其他省份的强基入围分数线均高于清华,其中分数差距最大的为黑龙江省,北大强基入围分数线高于清华10分,而位次差距最大的为浙江省,位次相差448位。
「 强基计划分数优势明显」

就北大今年的高考投档线以及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来看,强基计划的分数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平均入围分数低于高考投档线12.8分,其中分数差距最大的在上海,为22分,位次差距最大的在浙江,为至少973名。

从上面的数据图中可以发现,北大在2023年以及2022年的高考理科投档线位次普遍差距不大,其中差距最大的为天津市,相差496名;而强基入围分数线位次变化最大的为湖北省,2022年为1543位,今年为377位,差距为1166位。
北京大学在今年已统计到的21个省份中,强基入围线位次比高考投档线位次平均增加了286.58位,去年18个省份中,强基入围线位次比高考投档线位次平均增加了403.67位。其中湖北和四川是变化比较大的省份。
2022年北京大学在湖北的高考投档线位次为78位,强基入围线位次为1543位,相差1465位;2023年的高考投档线位次为85位,强基入围线位次为377位,相差292位。
2022年北京大学在四川的高考投档线位次为65位,强基入围线位次为501位,相差436位;2023年的高考投档线位次为62位,强基入围线位次为222位,相差160位。

就清华今年的高考投档线以及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来看,强基计划的分数优势同样非常明显,平均入围分数低于高考投档线16.1分,其中分数差距最大的在黑龙江,为29.145分,位次差距最大的在浙江,为至少1421名。

从上面的数据图中可以发现,相比北大来说,清华在2023年以及2022年的高考理科投档线位次差距微乎其微,而在强基入围分数线中,清华也相对更加稳定,可以发现变化比较大的江苏在2023年的位次为947位,在2022年为703位,差距为244位。
清华大学在今年已统计到的20个省份中,强基入围线位次比高考投档线位次平均增加了416位,去年18个省份中,强基入围线位次比高考投档线位次平均增加了390位。其中湖北和辽宁是变化比较大的省份。
2022年清华大学在湖北的高考投档线位次为173名,强基入围线位次为445名,相差272位;2023年的高考投档线位次为85名,强基入围线位次为547名,相差462位;
2022年清华大学在辽宁的高考投档线位次为72名,强基入围线位次为216名,相差144位;2023年的高考投档线位次为85名,强基入围线位次为632名,相差547位;
#04
「 总结与分析」
从高考与强基的分数差距来看,强基仍然是进入清北高校学习的有效途径,非常适合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基础学科拔尖的同学进行报考。
从清北两所高校的高考分数来看,两所高校的高考投档分数线差距非常小,就强基而言,2022年两所高校的入围分数线差距也比较小,但是今年来看,清华分数线位次增加相对比较大。
从各省份来看,高考投档分数线线和强基入围分数线的差距正在缩小,不过相对来说,竞赛强省仍然在位次上有一定优势,比如浙江今年在清北的高考投档线位次在266位,而强基入围分数线位次则分别为1687位及1239位,这也从侧面反应出清北等高校的强基计划是更加青睐竞赛强省的。
相关推荐:
试题推荐:

点点在线ios版下载课程推荐:(报名热线:400-616818-2)


北京大学2023强基计划审核结果已公布,admw360高考复读学校整理了报名入口相关内容,详情如下:
admw360高中部:高复生,回京生,应届生,高一至高三寄宿招生简章
★京籍高考复读生,应届回京生,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可办理学籍; 非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
★招生班级:鸿志班、笃学班、翰林班
★招生对象
京籍全日制:高复生,京籍回京应届,高一至高高三应届JD生,可解决应届生学籍
非京籍全日制:外地高一至高二应届借读生
★目 标:北大清华等985,211院校
★师 资:海淀高中校长,教学管理,特邀海淀高考团队授课。
★上课地址
海淀校区:走读全日制为主
昌平校区:全封闭寄宿军事化管理。
★咨询电话:400-6168-182 010-62526900
更多高校章程:2023年全国重点高校招生章程汇总
北京大学2023强基计划审核结果查询入口
阳光高考网强基计划报名系统: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1
相关推荐:

点点在线ios版下载课程推荐:(报名热线:400-616818-2)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以及高校专项计划是高考升学的三种重要辅助手段,都属于高校特殊招生方式。那这三种升学方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admw360高中部:高复生,回京生,应届生,高一至高三寄宿招生简章
★京籍高考复读生,应届回京生,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可办理学籍; 非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
★招生班级:鸿志班、笃学班、翰林班
★招生对象
京籍全日制:高复生,京籍回京应届,高一至高高三应届JD生,可解决应届生学籍
非京籍全日制:外地高一至高二应届借读生
★目 标:北大清华等985,211院校
★师 资:海淀高中校长,教学管理,特邀海淀高考团队授课。
★上课地址
海淀校区:走读全日制为主
昌平校区:全封闭寄宿军事化管理。
★咨询电话:400-6168-182 010-62526900
添加老师、进群,获取更多动态

一、强基计划、高校专项、综合评价的相同点
01有一定的升学优惠
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与是以综合成绩高低进行录取的,综合成绩构成包含高考成绩、校考成绩等,更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科特长,有机会低分进名校。
高校专项计划部分高校是可以直接降分录取的。
02招生院校层次较高
强基计划的39所试点院校皆是985高校;
综合评价也包含了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985高校以及众多省属重点院校;
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95所院校中,“985”、“211”院校占了92所。
三项特殊招生方式的招生院校层次都比较高。
二、强基计划、高校专项、综合评价的不同点
01招生对象
强基计划:招生重点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对考生的成绩要求相对较高,高考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占比不低于85%。
高校专项: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综合评价:主要着力选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具有突出学科特长的学生。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考核较严,考核内容包含学生的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思想品德等内容。
02限制条件
强基计划:需要考生有优异的高考成绩或通过奖项破格入围。
高校专项:对学生学籍和户籍有严格限制,不符合条件的考生不能报名。
综合评价:部分院校对考生的平时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有严格的要求,对考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有机会通过初审。但对于奖项没有严格控制。
03招生范围
强基计划:分院校针对全国或部分省份招生。
高校专项:实施区域内符合户籍和学籍条件的成绩优秀的农村地区考生。
综合评价:部分高校针对全国或多个省市进行招生,但大部分院校仅针对本省招生。
04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高校专项:招生专业有高校进行选择开放,考生在限制范围内进行选择。部分高校要求考生必须服从专业调剂。
综合评价: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并不开放所有本科专业,每年开放专业也不尽相同。部分院校在综合评价开放的专业,并不在高考统招中开放,比如北外小语种专业。另外,还有一些新型大学、中外合办校只进行综合评价招生,如南方科技大学。具体可以查看高校招生简章。
2023年4月各强基计划简章陆续公布,各位考生可根据简章安排进行网上报名。下面admw360高考复读学校为大家整理了2023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admw360高中部:高复生,回京生,应届生,高一至高三寄宿招生简章
★京籍高考复读生,应届回京生,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可办理学籍; 非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
★招生班级:鸿志班、笃学班、翰林班
★招生对象
京籍全日制:高复生,京籍回京应届,高一至高高三应届JD生,可解决应届生学籍
非京籍全日制:外地高一至高二应届借读生
★目 标:北大清华等985,211院校
★师 资:海淀高中校长,教学管理,特邀海淀高考团队授课。
★上课地址
海淀校区:走读全日制为主
昌平校区:全封闭寄宿军事化管理。
★咨询电话:400-6168-182 010-62526900
添加老师、进群,获取更多动态
更多学校简章:2023年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及报名入口汇总
2023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南京大学2023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以下简称“南大强基”),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使他们成为肩负时代使命、具备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未来各行各业拔尖领军人才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后备人才。
1、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各省(区、市)符合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优秀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且高中阶段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
2、招生专业及计划设置
南大强基招生专业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我校对第一类和第二类考生分列计划,其中第一类招生计划见报名平台。招生专业在新高考省份选科要求和第二类考生报考竞赛科目要求如下:

考生身体条件还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及有关补充规定。
3、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
(一)网上报名。
第一类考生即日起至4月30日登录南大强基报名平台(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84),按照要求完成网上报名。报名过程中,考生须下载并填写《南京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报考基本信息表》,按要求将体现个人学科潜质的信息和支撑材料上传至报名平台“附加信息”处。所填信息须完整、准确、真实。报考南大强基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且只可选择1个专业志愿。
第二类考生即日起至4月26日登录南大强基报名平台(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84)报名。考生只能在竞赛科目所对应专业中选择1个专业志愿,并上传竞赛成绩证明。我校将对其学科特长及综合表现进行审核,4月28日通过报名系统发布审核结果。审核通过者可获得破格入围资格;审核不通过者可选择报考第一类或取消报名。
(二)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三)南大考核。
1.初试。第一类考生须于6月12日左右参加初试,具体安排通过我校本科招生网和报名平台另行通知。考生须于6月9日22:00前登陆报名平台阅读知情同意书,确认是否参加初试并交费。逾期未完成确认和交费的,视为放弃后续选拔。对确认参加初试又无故放弃的,我校将如实记录并通报生源省份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我校依据考生初试成绩,按照分省分专业计划的3倍划定复试资格线。末位如出现同分情况,同分考生均获得复试资格。
2.复试。复试包括面试和体育测试,拟安排在6月14日左右进行,具体安排通过我校本科招生网和报名平台另行通知。体育测试项目为50米跑、立定跳远,结果作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依据。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测试的,须提交三级甲等医院证明。
第二类考生直接进入复试,须于6月9日22:00前登陆报名平台阅读知情同意书,确认是否参加复试。我校将结合考生学科特长另行组织考核。
(四)录取办法。
1.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须达到所在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
2.按照“高考成绩÷高考满分×850+南大考核成绩(满分150分)”计算综合成绩。对第一类考生,南大考核成绩由初试和复试成绩组成(初试和复试分别按照50分和100分计算),并依据综合成绩和分省分专业计划进行录取。末位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高考成绩、高考数学成绩、高考语文成绩、高考外语成绩排序。对第二类考生,南大考核成绩即复试成绩(按150分计算),综合成绩达到生源地第一类考生同科类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使用分列计划录取。
3.我校将在高考出分后确定录取名单,公示录取标准,并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前完成录取。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所在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4、培养方案
我校将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型高校特色,汇聚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育人资源优势,依托新时代南京大学“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打造强基计划学生培养特区,引导学生在大师引领下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人类未来重大挑战、重大科学问题等关键领域,通过探究和创造性活动,强化使命担当,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
(一)阶段考核的动态进出机制。根据学生兴趣发展和学习能力,建立“科学化、多阶段、动态性进出”考查机制,为学生建立动态进出通道,注重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促进学生不断深化自我认知,帮助学生确定符合个人特长与潜能的研究方向与目标。
(二)通专融合的优质课程体系。依托南京大学通识教育2.0体系,帮助学生融会不同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广博的视野,提升综合素养。以文理工医协调与特色发展的学科支撑体系,打造兼具思想性、学术性、交叉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跨学科研修平台,构建本研衔接培养机制,促进学生在相关学科领域内开展有深度和广度的探究。
(三)追求卓越的科研训练体系。以培养基础学科学术殿堂的“准学者”为目标,坚持前沿引领,开展“每生一项目”,开放校内外各层次高水平研究平台,让学生接触专业前沿;坚持大师引路,实施“每生一导师”,通过师生深度交流协作,促进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养成;加强国内外交流,推进“每生一游学”,打造多层次、宽领域的游学项目,开拓学生学术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精准优质的支持服务体系。围绕学生信仰坚定、学业提升、体质增强、心理健康、生涯发展、国际视野拓展、领导力提升等提供个性化指导,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研究与探索创造有利条件。注重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学习与发展综合评价,完善奖励制度体系。
5、其他说明
(一)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平台。尚未建立的,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本地各中学报考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后,统一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平台。
(二)对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我校将取消其强基计划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
(三)被录取学生不参加入学后面向新生的二次选拔,本科阶段转专业范围原则上限于南大强基招生专业之内,具体按照各专业动态进出方案实施。
(四)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
6、监督保障机制
(一)南大强基招生工作在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学校本科招生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
(二)我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
(三)南大强基招生工作接受南京大学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举报邮箱qingfengnanda@nju.edu.cn。
(四)南大强基招生录取及入学培养工作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执行。若政策调整,则按照新规定执行。
7、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400-1859680
招生主页:http://bkzs.nju.edu.cn
电子邮箱:bkzs@nju.edu.cn
微信公众号:ndzsxlj
8、本简章由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2023年4月15日
根据复旦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本文梳理了院校招生政策变化、招生专业、报名和校测考核安排等介绍,供参考。
admw360高中部:高复生,回京生,应届生,高一至高三寄宿招生简章
★京籍高考复读生,应届回京生,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可办理学籍; 非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
★招生班级:鸿志班、笃学班、翰林班
★招生对象
京籍全日制:高复生,京籍回京应届,高一至高高三应届JD生,可解决应届生学籍
非京籍全日制:外地高一至高二应届借读生
★目 标:北大清华等985,211院校
★师 资:海淀高中校长,教学管理,特邀海淀高考团队授课。
★上课地址
海淀校区:走读全日制为主
昌平校区:全封闭寄宿军事化管理。
★咨询电话:400-6168-182 010-62526900
添加老师、进群,获取更多动态

更多学校简章:2023年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及报名入口汇总
更多学校政策:2023年各高校强基计划招生政策分析
一、2023年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政策要点分析
1、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6倍入围、限报1所高校、考前确认环节均无变化;考生可填报1-3个专业(类)志愿,无专业调剂。
2、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有调整的是:化学专业在“3+3”省份选科要求必选化学,只选物理不能报考;明确了物理专业不招色盲,化学专业不招色弱;哲学专业取消在浙江招生。
3、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校测不变,包括分专业进行笔试和面试+体育测试。
二、招生专业
2023年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哲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招生专业不变。
| 科类 | 招生专业(类) | 选考科目要求 | 招生省份 | |||
| 3+3模式 | 3+1+2模式 | 辩色力要求 | ||||
| 首选科目 | 再选科目 | |||||
| 文科类 | 哲学 | 不提科目要求 | 物理或
历史 |
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 无 | 北京、江苏、安徽、山东 |
| 理科类 | 数学类 | 物理 | 物理 | 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 无 | 北京、天津、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东、四川、陕西、湖北、湖南、重庆、江西 |
| 物理学类 | 物理 | 物理 | 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 Ⅱ | ||
| 化学 | 化学 | 物理 | 化学 | Ⅰ | ||
说明:(1)考生高考体检结果需符合报考专业类的相关要求,其中Ⅰ指色弱不能被录取,Ⅱ指色盲不能被录取。
(2)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符合报考专业(类)要求方可报名,分省招生计划详见报名系统。
招生简章还明确,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得转到强基计划招生之外的专业就读。
三、如何选择东南大学强基计划
东南大学的优势学科更加集中于工科专业。
2022年“双一流”高校及建设学科评估中,东南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几乎都是工科专业。
与其他工科实力更强的院校相似,东南大学同样提及了基础学科与工科专业的学科交叉。简章中提及:学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的培养路径,遵循“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夯实通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内核,凝练专业主干”、“加强学科交叉,促进个性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综合能力”等基本原则,整合全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重构本硕博衔接的培养体系。本科阶段旨在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硕博阶段旨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创造性成果。
四、报名与考核
1、招生条件:主要凭高考入围
东南大学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和后续的入围流程区别了两类学生: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对于第一类考生:依据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按考生所在省份各专业计划数的6倍分别确定各专业入围高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入围),并公示各专业入围标准。入围考生的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须达到生源所在地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考综合改革和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上理科60分(含)、文科40分(含)、高考综合改革30分(含)。
对于第二类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考综合改革和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即可入围学校考核。
2、测试科目:笔试+面试+体质测试
东南大学强基计划的校测考核内容包括体育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
综合能力测试:分专业进行,测试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察学生所申报入围学科的基本素养;面试将结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潜力等。其中笔试成绩占比60%,面试成绩占比40%。
体育测试:体育测试实行合格考,不计入高校考核总分,未达到合格要求的考生不再参与后续综合能力测试。
3、综合分数计算方式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85%+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5%
根据中山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本文梳理了院校招生政策变化、招生专业、报名和校测考核安排等介绍,供参考。
admw360高中部:高复生,回京生,应届生,高一至高三寄宿招生简章
★京籍高考复读生,应届回京生,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可办理学籍; 非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
★招生班级:鸿志班、笃学班、翰林班
★招生对象
京籍全日制:高复生,京籍回京应届,高一至高高三应届JD生,可解决应届生学籍
非京籍全日制:外地高一至高二应届借读生
★目 标:北大清华等985,211院校
★师 资:海淀高中校长,教学管理,特邀海淀高考团队授课。
★上课地址
海淀校区:走读全日制为主
昌平校区:全封闭寄宿军事化管理。
★咨询电话:400-6168-182 010-62526900
添加老师、进群,获取更多动态

更多学校简章:2023年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及报名入口汇总
更多学校政策:2023年各高校强基计划招生政策分析
一、2023年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政策要点分析
1、中山大学强基计划的入围比例保持去年的6倍;
2、中山大学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限报1所高校的限制没有变化,化学、生物科学类专业选科要求有调整;
3、中山大学强基计划依旧未提及竞赛生可破格入围;
4、中山大学强基计划考核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
二、招生专业:专业不变
2023年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基础医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强基专业设置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
|
招生专业 |
科类 |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 |
||
|
3+3省份 |
3+1+2省份 |
|||
|
首选 |
再选 |
|||
|
汉语言文学 (古文字学方向) |
文史 |
不限 |
历史 |
不限 |
|
历史学 |
文史 |
历史 |
历史 |
不限 |
|
哲学 |
文史 |
不限 |
历史 |
不限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限 |
|
物理学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限 |
|
化学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化学 |
|
生物科学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化学或生物 |
|
生态学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化学或生物 |
|
基础医学 |
理工 |
物理和化学 |
物理 |
化学或生物 |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限 |
*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和基础医学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学生。
此处需要提醒的是,基础医学专业培养的是基础医学科研工作者,而不是临床医师,在毕业后是无法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成为医生的。
中山大学招生简章还明确了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原则上本科阶段不得转到本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之外的专业就读。
三、如何选择中山大学强基计划
中山大学的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等十一个专业进入“双一流”学科名单。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山大学的生态学、工商管理评估为A+;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评估为A;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评估为A-。
从学科评估来看,也是文理兼备的学校。
四、报名与考核
1、招生条件:主要凭高考入围
中山大学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和后续入围流程仅规定了一类学生: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报名中山大学强基计划的学生,在高考出分后按照高考成绩(不含加分)从高到低排序,按照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入围名单。
中山大学十分清晰,不涉及破格入围学生,也就是第二类学生,这其实反映着同水平高校,基本没有竞赛银牌以上的同学选择。
2、测试科目:笔试+面试+体质测试
中山大学强基计划的校测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
笔试:主要考查考生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能力。
面试:组织专家进行分专业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着重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归纳演绎等思辨能力以及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等,并结合考生综合素质档案,确定面试考核评分,面试测试全程录音录像。
体质测试:项目可自主选择立定跳远或50米跑。体质测试不受理缓考、补考申请。体质测试结果不计入学校考核成绩总分,若考生体质测试不及格,不予录取。
3、综合分数计算方式
中山大学强基计划综合分数计算方式如下: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折算成百分制)×85%+我校考核成绩(百分制)×15% (其中笔试成绩占30%,面试成绩占70%)
4月11日,中国海洋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公布,admw360高考复读学校整理了今年的招生专业及选科科目要求信息,详情如下:
admw360高中部:高复生,回京生,应届生,高一至高三寄宿招生简章
★京籍高考复读生,应届回京生,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可办理学籍; 非京籍高一至高三应届JD生。
★招生班级:鸿志班、笃学班、翰林班
★招生对象
京籍全日制:高复生,京籍回京应届,高一至高高三应届JD生,可解决应届生学籍
非京籍全日制:外地高一至高二应届借读生
★目 标:北大清华等985,211院校
★师 资:海淀高中校长,教学管理,特邀海淀高考团队授课。
★上课地址
海淀校区:走读全日制为主
昌平校区:全封闭寄宿军事化管理。
★咨询电话:400-6168-182 010-62526900
添加老师、进群,获取更多动态

更多学校简章:2023年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及报名入口汇总
中国海洋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
学校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生物科学专业,拟面向招生的省(区、市)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具体分省招生计划数见报名系统。
| 招生专业 | 非高考改革省份招生科类 | 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 | ||
| “3+3”模式 | “3+1+2”模式 | |||
| 首选科目 | 再选科目 | |||
| 生物科学 | 理工类 | 物理和化学 | 物理 | 化学 |
强基计划可以报多所学校,然后确认一所吗?
答:不可以,强基计划报名系统限制最多报名1所院校。
强基计划可以报几个专业?
答:各高校限制情况不同,大多数选择多个专业或1个专业组内的多个专业,也有高校只能报考1个专业。
综合评价有限报吗?可以报几所?
答:综合评价没有限报,考生可以同时报考多所院校,提高初审通过率。但一般综合评价校测集中在高考后第一周进行,大多数高校时间冲突,校测阶段要做取舍。
高校专项计划有限报吗?可以报几所?
答:有的,高校专项计划大多数高校一般限报3-5所,部分高校不限报。具体以目标高校要求为准。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哪个优先录取?
答:强基计划优先录取,即使是有锁档的综评高校,也是强基在先。
强基计划、高校专项、综合评价之间有限报吗?
答:没有,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同时报考。具体条件总结如下:
✦综合评价✦
一种是综合成绩优秀,部分院校对高中阶段学业水平有要求,如北外要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或最近一次模考)成绩在年级同科类排名前10%以内,并且语文和外语成绩均在同科类排名的前10%以内
另一种是对竞赛成绩有要求,部分院校对竞赛奖项有要求,具体以各校简章要求为准。
✦强基计划✦
各校强基计划招生基本面向2类考生
一类: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的考生;
二类:基础学科拔尖,在高中阶段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银牌以上的考生。
✦高校专项✦
(1)符合2022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考生的户籍、学籍资格审核由生源省负责。
温馨提示:admw360高考网建立了【北京高考规划交流群】无论是新高考政策、强基综评报考、还是新高考选科、考生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群里和同年级的考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大家获取更多有用的升学信息,扫描下方老师二维码备注“高中”入群

北京高考备考资料下载网入口>>>>>>>>>(点此进入)名校试题-–试卷解析—最新试题—考点汇总—知识点讲解
相关推荐:
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北京10人摘金,有2人初中就读人翠,已保送北大!

点点在线ios版下载课程推荐:(报名热线:400-616818-2)

Q1:高考成绩600分以下的考生可以报名强基计划吗?
A:有!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Q2:600分以下的考生建议关注哪些强基校?
A:推荐关注这10所院校,下一个捡漏王可能就是你~
吉林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属于偏综合类的院校,但部分院校地理位置可能略显欠佳,建议考生结合自己意愿慎重考虑。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几所学校具有很强的专业属性,但在专业实力上各有优势,行业影响力很大,考生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招生专业的就业、深造情况。
温馨提示:admw360高考网建立了【北京高考规划交流群】无论是新高考政策、强基综评报考、还是新高考选科、考生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群里和同年级的考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大家获取更多有用的升学信息,扫描下方老师二维码备注“高中”入群

北京高考备考资料下载网入口>>>>>>>>>(点此进入)名校试题-–试卷解析—最新试题—考点汇总—知识点讲解
相关推荐:
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北京10人摘金,有2人初中就读人翠,已保送北大!

点点在线ios版下载课程推荐:(报名热线:400-616818-2)
